天文学合集笔记(一)

天文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天文学的实验方法是观测,通过观测来收集天体的各种信息。因而对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研究,是天文学家努力研究的一个方向。在古代,天文学还与历法的制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天文学已经发展成为观测全电磁波段的科学。
“天文”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老著作《易经》。《易传·彖·贲》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还要求君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妈咪说MommyTalk天文合集(西瓜视频)

妈咪说MommyTalk天文合集(哔哩哔哩)

妈咪说天文学视频合集观看记录第一期

第1期到第20期

第一期 日心说与地心说

尼罗河河水泛滥——索普代特偕日出

年:索普代特偕日出的周期

索普代特:天狼星(夜空中最亮的星)

老人星:第二亮

天文学家,占星术

古希腊: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

旋转中心:北天极

北天极附近的亮星:北极星

相对位置不动的星:恒心

动的星:行星

公元140年:托勒密:地心说

地球外围的七个轮子:均轮

七个均轮上面分别都有一个小轮子:本轮,本轮的大小也不一样

均轮和本轮的提出是为了符合观测的数据

正圆

匀速圆周运动

恒星天:所有的恒星均固定在恒星天上,恒星天整体在转动

最高天

为什么不是地球在自转?

  • 人类感受不到地球的转动
  • 在原地跳起,落下的时候难道不是在原地吗?

毕达哥拉斯:地球是球

托勒密也认同地球是球

亚里士多德:有船从远处过来和月食证明地球是球

为了更符合观测的数据,托勒密认为,地球不是中心,而是稍稍偏离中心;但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且是静止不动的

古希腊:公元前三世纪就以及提出了日心说

日心说推翻了”以我为中心的观念“而不是地心说是错的


第二期 星座与黄道

托勒密《天文学大成》

喜帕恰斯:方位天文学之父,三角函数

喜帕恰斯:星等,六个等级,最亮的是一等星,勉强看得到的是六等星

普森(英国):星等之间差2.512倍

视星等的延伸:数字越小,亮度越大

绝对星等:恒星本身的亮度

常见视星等

天狼星:-1.46

老人星:-0.72

满月:-12.92

太阳:-26.74

现代天文学:88星座

用希腊字母表示星座中亮度等级

12星座,黄道12宫

由自转而观察到的现象:周日视运动

黄道:日——阳历

白道:月——阴历

出生时,太阳在恒星天对应的星座,就是星座

(蛇夫座:现代新加的黄道星座)

白道:三垣二十八宿

黄道:节气

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历,使用啦黄道和白道

描述天体的位置

仰角:

方位角:正北0 正东90

几乎所有肉眼课件的星星都在银河系内,且占银河系很小的一部分


第三期 哥白尼 日心说

简化的地心说

毕达哥拉斯中心火理论

阿里斯塔克斯 日心说

哥白尼:计算得到日心说《天体运行论》

  • 地球在自转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的同年,他与世长辞,书的出版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50年后的布鲁诺,将日心说推广开,公开宣扬日心说,反对教会的权威

布鲁诺被教会处以火刑

第谷:科学家中的土豪之一:没鼻子的第谷 - 知乎 (zhihu.com)

炼金,占卜,占星

1572年,超新星爆炸——第谷超新星

1577年,大彗星事件

第谷的模型

第谷计算能力差,不知道怎么利用数据验证自己的模型

第谷与开普勒认识,开普勒成为第谷的助手

开普勒认为,日心说模型正确

第谷去世后,其所有的数据都给了开普勒


第四期 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宇宙的神秘》

最先发现的是开普勒第二定律

之后发现开普勒第一定律

《新天文学》

开普勒第三定律

开普勒之后,天文学与占卜正式分道扬镳


第五期 伽利略

单摆

比萨斜塔,落球实验(伽利略没做过这个实验),但伽利略做过斜面实验

伽利略否认亚里士多德,赞同日心说

改良望远镜-观测月亮

用望远镜观测木星,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四颗卫星(现在被称为伽利略卫星)——证明地心说不对

观测银河,银河是众多星体重叠起来的效果

观测金星:金星也有相位

观测太阳,太阳黑子

《星界信使》

《论太阳黑子》

《试金者》:抨击亚里士多德,惯性定律,崇尚数学

《过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家体系的对话》:探讨日心说为什么的对的,地心说为什么是错的

被罗马宗教裁判,终身软禁

《两门新科学》——实验科学,揭开近代科学的序幕

之后,双目失明,然后与世长辞

第六期 牛顿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二项式定理的拓展(帕斯卡,杨辉(杨辉三角))

image-20220129103633236

伦敦大瘟疫

伦敦大火灾

伦敦大瘟疫期间,牛顿研究:万有引力,微积分,光的色散

牛顿,第二任卢卡斯数学教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历任卢卡斯教授:
1664-1669
巴罗(Isaac Barrow) 数学
1669-1702
牛顿(Sir Isaac Newton) 数学及物理学
1702-1710
惠斯顿(William Whiston) 数学
1711-1739
桑达生(Nicolas Saunderson) 数学
1739-1760
柯尔生(John Colson) 数学
1760-1798
爱德华·华林(Edward Waring) 数学
1798-1820
米尔纳(Isaac Milner) 数学及化学
1820-1822
伍德侯斯(Robert Woodhouse) 数学
1822-1826
脱尔顿(Thomas Turton) 数学
1826-1828
乔治·比德尔·艾里(Sir George Airy) 天文学
1828-1839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数学及计算学
1839-1849
金(Joshua King) 数学
1849-1903
斯托克斯(Sir George Stokes) 物理学及流体力学
1903-1932
约瑟夫·拉莫尔(Sir Joseph Larmor) 物理学
1932-1969
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 物理学
1969-1980
詹姆士·拉莫(Sir M. James Lighthill) 流体力学
1980- 2009
霍金(Stephen Hawking) 理论物理学
2009-2015
迈克尔·格林(Michael Green) 理论物理学
2015-
迈克尔.盖茨(Michael Cates)凝聚态物理

牛顿改良望远镜,伽利略的望远镜会有色差现象,因为光的色散,牛顿发明反射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的出现 - 知乎 (zhihu.com)

罗伯特·胡克支持波动说,牛顿支持粒子性

《流数法》:微积分

1
2
3
牛顿:流数

莱布尼茨:微积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万有引力和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光学》:光学

英国皇家造币厂:研究炼金术

自然与自然的法则,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

第七期 万有引力定律

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参考系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机械运动理论

惠更斯:离心力,离心的趋势

胡克:向心力(开普勒定律),影响牛顿

image-20220129110742360

牛顿三大定律

  1. 惯性定律
  2. F=ma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牛顿和另一个科学家胡克争辩。两人相互写信争辩,一个月之后牛顿给胡克回信道:“笛卡尔踏出了很好的一步(指光学研究),而你则推进了许多方面的发展……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是自谦,恭维胡克,意思是说自己的成就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实际上胡克身材矮小,而且有驼背的毛病,明褒暗讽,我借鉴的是笛卡尔这个巨人而不是胡克你这个矮子。
牛顿的话一语双关。现代学者为了科学家等名人正面的形象,一般都只会突出一面人格。同样的事例还有爱因斯坦辱华。华盛顿戴着“黑奴”的假牙。马丁路德金获诺贝尔奖前夜仍然招嫖。齐白石和郭沫若好色好财。汪精卫其实并不怕死。曾国潘和李元章一生清贫鞠躬尽瘁。孔融口无遮拦喜欢喷人。历史上的李绅并不像其诗《悯农》那样同情百姓。凿壁偷光主人公…

第八期 哈雷彗星的预言

英国皇家学会:约翰·威尔金斯,罗伯特·胡克,波义耳,克里斯多佛·雷恩等十二人

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cell

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之父

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约翰·佛兰斯蒂德

天体如何命名? - 知乎 (zhihu.com)

佛兰斯蒂德:《大不列颠星表》,恒星命名法,第一任英国皇家天文台台长

1
2
3
4
5
6
7
8
佛兰斯蒂德命名法

恒星的佛兰斯蒂德命名法与拜耳命名法类似,除了以数字取代希腊字母外,每颗恒星还是以数字和拉丁文所有格的星座名称结合在一起。

在每一个星座中,数字起初是随著赤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因为岁差影响,现在有些地方已经不合规定了。这种命名法最早出现在约翰·佛兰斯蒂德的Historia coelestis Britannica,是哈雷与牛顿未经约翰·佛兰斯蒂德同意就在1712年出版的。在约翰·佛兰斯蒂德过世後,1725年的最後一版,包含了约3,000颗恒星,比过去的星表都要巨大,准确度也更高。
这种命名法在18世纪获得普遍的认同,没有拜耳名称的恒星几乎都会以这种数字来标记,但有拜耳名称的恒星全部依然继续沿用旧名,而佛氏编号就几乎完全被舍弃不用。有些著名的恒星都是使用佛氏编号标示的,例如,人马座 51(参见太阳系外行星)、天鹅座 61(参见视差),都是采用佛氏编号命名的。
当现代的星座界限在草拟时,有些已经有佛氏编号的恒星被分割到没有被编号过的星座内,或是因为已经有了拜耳的名称,而省略了编号。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佛氏编号只涵盖到在大不列颠可以看见的星星,因此偏向南天的星座都没有佛氏编号。(两个例外是球状星团杜鹃座 47和邻近的波江座 82。)
在佛兰斯蒂德的目录上有些错误的记载,例如,佛兰斯蒂德在1690年记录了天王星,但他没有认出那是颗行星,而将他登录为金牛座 34。

德国天文学家,约翰·拜尔(1603年)

1
2
3
4
5
6
7
8
拜尔命名法

拜耳恒星命名法(Bayer designation)是由约翰·拜耳(Johann Bayer)在其《测天图》(Uranometria,1603年)中所提出的恒星系统命名法。根据这命名法,一颗恒星的名字由两部份所组成:前半部为一希腊字母,后半部则是恒星所处星座的属格。原则上一个星座之中亮度最大的那一颗星就会被称为α,第二大的就会是β,接着就是γ、δ……如此类推。但实际上在很多星座中,α星未必就是亮度最大的那一颗星,次序倒转并不罕见;甚至有些星所处的星座跟其名字所显示的并不符合。虽然如此,这些名字还有一定用处,所以它们仍被广泛使用。

巴耶恒星名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全写,如Alpha Canis Majoris(天狼星)及Beta Persei(大陵五);另一种是简写,即小阶希腊字母加星座的三字母标准简写,如α CMa及β Per。
希腊字母只有24个,要命名同一星座中更多的星时,巴耶就利用小阶拉丁字母,然后就是大阶拉丁字母。但是这些名字很少被用到,h Persei(实为一个星团)及P Cygni为当中少数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巴耶命名恒星时只去到Q这个字母,以后的字母都没有使用。如W Virginis这样的名字其实是变星命名。

有些星共同拥有一个巴耶名字,如一些双星、聚星。这些时候就会在名字中的字母后上方加上一个数字去分辨它们,如猎户座的π1、π2、π3、π4、π5与π6 Orionis。

哈雷,牛津大学,第二任英国皇家天文台台长

去南半球看星星,绘制南天星表

彗星,扫把星,脏雪球

哈雷计算彗星轨道,《彗星天文学》,预言彗星的回归

2061年,哈雷彗星回归

哈雷彗星是太阳系彗星,周期彗星

非周期彗星

金星凌日,测日地距离

哈雷发现恒星的自行

第九期 岁差

日心说成为主流思想

周日视运动

周年视运动

岁差

年的定义

  • 太阳在恒星天上行走一圈的周期——地球的公转——恒星年:365.25636天
  • 正午太阳高度,影子长度,夏至和冬至——太阳直射回归线的周期——回归年:365.2422天

回归年比恒星年短:20分24秒,岁差

最早发现岁差的人是喜帕恰斯

中国古人:恒星年:年;回归年:岁

进动

岁差的原因:地球的赤道面在转动(地轴在旋转)——旋转周期,25786年——进动

岁差影响了天极的位置
进动的原因:自转轴和对称轴之间存在夹角;

地球公转轴的也有进动

章动

地球自转轴的章动

1
2
3
章动(nutation),是天文学术语。当陀螺的自转角速度不够大时,则除了自转和进动外,陀螺的对称轴还会在铅垂面内上下摆动,称为章动。
章动数值通常可以分为平行和垂直于黄道的两个分量,在黄道上的分量称为黄经章动,垂直黄道的分量称为斜章动。
岁差和章动的共同影响,使得真天极绕着黄极在天球上描绘出一条波状曲线。另外影响火箭弹锥形运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弹体的章动和进动的耦合运动。
日地距离的测量

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的修正

地球质量的测量

马斯基林的榭赫伦山实验:如何测量地球的质量?最美物理实验第六名——卡文迪许扭秤_哔哩哔哩_bilibili

天体之间的距离的测量

  1. 视差:
1
2
3
4
5
视差就是从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https://baike.baidu.com/item/方向/4631)差异。从目标看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角,两点之间的连线称作基线。只要知道视差角度和基线长度,就可以计算出目标和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詹姆斯·布拉德雷:第三任英国皇家天文台台长
1. 光行差:光行差(或称为天文光行差、恒星光行差)是指运动的观测者观察到光的方向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静止的观测者观察到的方向有偏差的现象。光行差现象在天文观测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地球公转、自转等原因,地球上观察天体的位置时总是存在光行差,其大小与观测者的速度和天体方向与观测者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并且在不断变化。
2. 地球的章动,地球的章动主要是月亮和太阳的潮汐力变化引起的
1
2
3
4
5
6
7
8
极移与章动

极移(polar wandering)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本体的位置是变化的,这种运动称地极移动,简称极移。
1765年,L.欧拉在假定地球是刚体的前提下,最先从力学上预言极移的存在。一直到1888年德国的K.F.屈斯特纳才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极移。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进一步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的周期成分:一个是近于14个月的周期;另一个是周年周期。前者叫作张德勒周期,这种极移成分是非刚体地球的自由摆动(见张德勒摆动)。极移的周年成分主要是由大气作用引起的受迫摆动。二者合起来,极移的范围不超过±0.4″。

章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071655

第十期 天体间距离的测量

天体距离的测量 - 知乎 (zhihu.com)

  1. 雷达测距(地月)
  2. 激光测距(地月)
  3. 视差(地月)
  1. 恒星的视差(300光年内的恒星测距)(德国数学家——贝塞尔)
  1. 分光视差法

  2. 光谱分析法(300-30000秒差距内的恒星)

  3. 造父变星法(千万光年内的恒星测距)

仙王座δ星(中文:造父一),亮度周期性变化,因为该恒心会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

膨胀->变亮

收缩->变暗

周期:光变周期

造夫一的光变周期:5d8h46m38s

有光变周期的恒星统称为造父变星,光变周期越长,恒星的亮度越大

测距:通过周期估算亮度,然后就得到了绝对星等,通过视星等,估算出距离

  1. 谱线红移法(百亿光年之外的恒星测距)

恒星的光谱存在红移现象,且越远的恒星的红移量越大(哈勃)

哈勃定律:

Z:红移量

H:哈勃常数(目前不确定)

c:光速

r:距离

第十一期 天文单位

日地距离:1AU:一个天文单位

1AU=1.496亿千米

  1. 视差法:不好,以地球半径为基线,视差角为9角秒

  2. 月相法:阿里斯塔克斯,使用月地距离作为极限,太阳的视差角:8角分

月相的原因,太阳的光线照亮了月球的一半,地月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引起地球上对观看月亮明暗形状的变化

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自转的正确姿势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月相的成因就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月球是总是有一面对着太阳而被照亮,如果是初一,月球位于日地之间,则月亮被照亮的那一面完全背对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如果十五,月亮在地球正后方,被照亮的一面完全对着地球,故是圆的;而初七或二十三,月球位于地球侧面,月球被照亮的一面只有一半对着地球,故是半月(当然一个这两天月亮凸的方向正好相反)。具体看下图:

img
  1. 开普勒第三定律
  2. 测量恒星的轨道差,卡西尼

卡西尼1625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佩里纳尔多,在1648年1669年期间曾在旁扎诺天文台工作。1640年起,担任博洛尼亚大学天文学教授,并在1671年巴黎天文台落成后成为该台的第一任总监直到去世。1673年加入法国国籍,改名为法文,即让-多米尼克·卡西尼,又称卡西尼一世(Cassini I,其曾孙与其同名,称卡西尼二世)。

卡西尼是一位保守的天文学家,他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也反对开普勒定律艾萨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光速有限学说。卡西尼于1711年失明,次年(1712年)逝世于法国巴黎。除了天文学的贡献以外,他亦曾被教宗委任治理波河的防治、管理及防汛工程。

当代人类探测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1. 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哈雷

用“金星凌日”怎么测算日地距离? - 知乎 (zhihu.com)

1
2
3
4
5
6
7
凌日:所谓的凌日,通常是指地内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在地球上的观察者会发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通过,持续一个多小时,称为X星凌日。同理,在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除了水星之外,均可观察到其内侧行星的凌日,比如火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凌日。

冲日(英文:opposition):所谓的冲日,简称冲,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天体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天体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天体、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同理,在其他行星的外侧,除了冥王星之外,均可观察到其外侧行星的冲日,比如火星上可以看到木星冲日。
冲日前后是观测天体的好时机,因为天体在冲的位置时,当太阳落下,天体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至午夜时分天体的地平位置最高,至翌日的日出前天体才西下,所以天体整夜皆可见,这时天体与地球的距离也是一年中最短的,视直径最大,也是最亮的。
而因为地球与行星的轨道非正圆之关系,天体在近日点前后的冲较接近地球,亮度也是历次冲日之中最亮的,这个冲即大冲,相对于其他的冲日即称小冲或直接称冲日。

合日:相对于冲日的现象叫合日,合日即天体视位置跟太阳为同一方向,该天体和太阳都处于地球的同一侧,此时天体与太阳同升落,受太阳光线影响不能见到,有日食发生时除外。

1761年,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的周期

1
2
虽然罕见,但是准确预测这一天文现象并不困难。金星凌日以243年的周期重复如下相同的模式:经过121.5年漫长的岁月,会出现一对间隔8年的凌日事件,而再过105.5年之后,会出现另一对间隔8年的凌日事件,如此重复。但是这121.5年和105.5年只代表了最近几千年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改变的,只有243年的周期却是始终恒定。
为什么以243年为周期呢?这涉及到天体力学方面的问题。如果两个天体的运行轨道的公转周期构成整数比,他们之间就会受到彼此周期性的引力影响,使得二者的轨道在互相的引力扰动下,保持稳定。而地球与金星之间,就存在着接近243:395的轨道共振。地球上的243个恒星年(每年365.25636天)是88757.3天,而金星上的395个恒星年(每年224.701天)是88756.9天,二者十分接近——这意味着每经过243年,地球和金星就几乎运行到了各自轨道上的相同位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34y1r7yL?spm_id_from=444.41.0.0

第十二期 天王星和海王星

提丢斯-波德公式:行星轨道经验公式

威廉·赫歇尔:35岁之前玩音乐,之后玩天文,玩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

威廉·赫歇尔:我一个德国音乐家,怎么就跑到英国当了天文学家? - 知乎 (zhihu.com)

1
2
3
第一任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弗兰斯蒂德曾经发现了天王星,但是错误将其标记为金牛座34。

弗兰斯蒂德星表:本博客德第八期、和另一篇博客:巡天(一),均提到了该星表

确定行星德轨道需要六个参数,轨道参数(轨道根数):轨道倾角,升交点黄经,离心率,近日点辐角,椭圆半长轴,平近点角

拉普拉斯确定了天王星的轨道参数。

因为天王星的观测轨道和计算轨道有区别,轨道椭圆有摄动现象

1
摄动指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按 二体问题 的规律运动时,因受其它 天体 的吸引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轨道上产生的偏差,这些作用与中心体的引力相比是很小的,因此称为摄动。

皮亚奇:谷神星,第五颗行星,太小了,难观测

高斯:计算了谷神星的轨道

奥伯斯:不仅再次观测到了谷神星,而且发现了与谷神星相似的星

之后逐渐发现了四个: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

由于行星个数太多,且半径太小,之后天文学家统一命名为小行星。

(现在:谷神星被划分为矮行星,半径500公里)

亚当斯和勒维耶,两人分别独立同时使用纯粹的数学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

德国天文学家伽勒根据勒维耶的论文,观测到了海王星。

第十三期 冥王星

美国罗威尔天文台,寻找第九颗行星

克莱德·汤博在1930年发现了冥王星,第九颗行星

2016年,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太阳系内只有八大行星。

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对行星做出定义

1
2
3
4
5
1. 轨道必须环绕太阳(或者其它星系的中心恒星)
2. 有足够的质量使它的自身引力克服刚体力,使它呈流体静力平衡(接近圆形)的形状,即接近圆球体
3. 将临近轨道上的天体清除
4. 不能发生核聚变
5. 不能是行星的卫星

冥王星不满足第三条。柯伊伯天体带。

矮行星的定义
1
2
3
4
1. 轨道环绕太阳
2. 有足够的质量使它的自身引力克服刚体力,使它呈流体静力平衡(接近圆形)的形状,即接近圆球体
3. 不能将临近轨道的天体清除
4. 不能是行星的卫星

太阳系小天体

1
2
除了行星和矮行星之外的所有太阳系天体的统称
小行星+彗星等

水星

Mercury(墨丘利)

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的信使神

水星的公转速度是太阳系中所有行星最快的,公转周期不到88个地球日,,自转周期58.646地球日

轨道共振,比例3:2,即水星自转三圈恰好公转两圈

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半径=2440千米,水日距=0.387AU

水星因为距离太阳太近了,一般很难看到,日出日落是观测时间段。

水星上有稀薄的大气(几乎没有):自身重力小,留不住大气;距离太阳太近了。

昼夜温差600多度。

金星

太白星,启明星,长庚星,肉眼可见最亮的行星(浓厚的大气层和云层,反射率高,大气90%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强,云层是浓硫酸,反射阳光)

高压高温

唯一一个能够逆行自转(曾经受到小行星的撞击,被撞到逆性了)的,从金星上看太阳,太阳是从西边出来。

地球

地球的卫星——月球

水星,金星没有卫星

由于潮汐锁定,月亮只有一个面对着地球

月球为地球挡下了很多陨石的撞击;

月球没有大气

火星

火星表面的氧化铁时的火星表面呈现出红色

大气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环境恶劣,温差大

2013年,好奇号发现火星上有水分

两个卫星

木星

固体星,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流体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四颗行星都具有行星环,只是土星的星环最为明显)

木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木星卫星目前发现了79颗

1994年。彗木相撞,素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到了木星的南半球

土星

大气:氢和氦

土星环的宽度有8万千米,平均厚度为10米

图像环的成因:卫星靠近土星太近,超过了洛希极限,然后被撕成了碎片

1
2
3
4
5
6
7
8
洛希极限
爱德华·艾伯特·洛希 (1820.10.17-1883.4.27),法国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他的杰出主要表现在天体力学的领域,他的名字被冠在洛希球、洛希极限和洛希瓣等概念上。
这里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下这个洛希极限。所谓洛希极限是指一个天体(一般是较小的)被另一个天体的潮汐力作用,小天体被大天体撕碎的一种极限值(往往是指它们之间距离上的极限)。

换言之,洛希极限是一个天体自身的重力与第二个天体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这个洛希极限值,那么较小的这个天体就会被倾向于碎散或被“撕裂”,继而成为母天体的环。

洛希极限(Roche limit)是一个天体自身的引力与第二个天体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时的距离。当两个天体的距离少于洛希极限,天体就会倾向碎散,继而成为第二个天体的环。它以首位计算这个极限的人爱德华·洛希命名。
洛希极限常用于行星和环绕它的卫星。有些天然和人工的卫星,尽管它们在它们所环绕的星体的洛希极限内,却不至成碎片,因为它们除了引力外,还受到其他的力。木卫十六和土卫十八是其中的例子,它们和所环绕的星体的距离少于流体洛希极限。它们仍未成为碎片是因为有弹性,加上它们并非完全流体。在这个情况,在卫星表面的物件有可能被潮汐力扯离卫星,要视乎物件在卫星表面哪部分——潮汐力在两个天体中心之间的直线最强。一些内部引力较弱的物体,例如彗星,可能在经过洛希极限内时化成碎片。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就是好例子。它在1992年经过木星时分成碎片,1994年落在木星上。现时所知的行星环都在洛希极限之内。

地质结构

目前确定的卫星:62颗,土卫六是唯一一颗有大气层的卫星,土卫六的体积比水星还要大

天王星和海王星

天王星体积大于海王星,质量小于海王星

主要大气成分是氢,甲烷,氨

天王星是唯一”躺着“转的行星,自转轴与公转平面几乎是平行的

天王星的地表是巨厚的冰层

海王星上具有太阳系最强烈的风

彗星:

短期彗星来自柯伊伯天体带

长期彗星来自奥尔特云

第十四期 恒星天文学

威廉·赫歇尔(第十二期,天王星的发现者),恒星天文学之父

名人风采:恒星天文学之父——威廉·赫歇尔 (baidu.com)

恒星自行

哈雷发现恒星的自行

1
2
3
自行是指恒星于一年内所行经的距离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度 (横向运动)。 恒星对于太阳的空间运动可分解为视向运动和横向运动两个分量,后者常以一颗背景微弱的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移而测定,单位是角秒/年。 自行一般很小,只有200颗星的自行达到每年1角秒,其中50颗达到每年2角秒,而以“ 巴纳德星 ”的自行为最大,每年移动达10.31角秒,为地球上所见月球角直径的0.5%。 [1] 恒星在一年内沿着垂直于视线方向走过的距离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度。 其单位为 角秒 /年。 1718年,E.哈雷把他当时观测所得的恒星位置同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的观测结果作比较,发现恒星的位置有显著的变化,首次指出了所谓恒星不动的概念是错误的。 

实际上,恒星在空间是运动的。观测到的恒星运动包括:①恒星的真正的运动,又称本动。②太阳运动引起的视运动,又称视差动。恒星自行是很小的,一般小于每年0″.1。只有 400多颗恒星的自行等于或大于每年1″,巴纳德星的自行最大,为每年10″.31 。引起恒星位置变化的原因,除自行外,还有岁差,这两项加在一起,称为恒星的年变。除去岁差的影响,即可求得绝对自行

赫歇尔通过观测天狼星,北河二,南河三等七颗恒星,得出结论,我们的太阳是在运动的,朝向武仙座方向运动。因此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双星系统

赫歇尔发现了双星系统。

双星很早就被发现了,最早被发现的双星是大熊座的开阳。之前的猜测只是两颗星星的投影相距很近而已

1804年,赫歇尔发现了双星系统(目前称为:联星)

双星(天文学术语)_百度百科 (baidu.com)

1
2
3
联星有多种,一颗恒星围绕另外一颗恒星运动,或者两者互相围绕,并且互相间有引力作用,也称为物理双星;两颗恒星看起来靠的很近,但是实际距离却非常远,这称为光学双星。一般所说的双星,没有特别指明的话,都是指物理双星。根据观测方式不同,通过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的双星称为目视双星;只有通过分析光谱变化才能辨别的双星称为分光双星。
此外,还有一颗恒星围绕另一颗恒星运动,第三颗恒星又绕他们运动,这称为三合星。依此类推,还有四合星等等,这些都称为聚星。联星对于天体物理尤其重要,因为两颗星的质量可从通过观测旋转轨道确定。这样,很多独立星体的质量也可以推算出来。
著名的联星系统包括天狼星(肉眼可见的为天狼星,其伴星为白矮星)、南河三、大陵五以及天鹅座X-1(其中一个成员很可能是一个黑洞)。

目前对双星的分类为两种

1
2
3
光学双星:只是投影距离很近,没有共同的质心

联星:实际距离较近,有共同的质心

开阳:哪一种双星说不清楚

银河和星云

通过观测数据,猜测银河是圆盘状的

赫歇尔观测星云提出:星云就是一坨星系

红外线

赫歇尔是第一个证实了红外线存在的人

1
红外线的发现来自一个偶然的实验。英国天文学家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1738-1822),有一个灵感,想测量一下不同颜色的光的加热能力。让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达到白色纸屏上,和牛顿一样,看到了七个颜色的可见光,每一种可见光区域内的温度计的温度升高有所不同,为了和没有光(黑暗)的区域对比,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了红色光之外的黑暗区域,结果,令他惊奇的是,红色光区域之外的黑暗区域的温度计升温最大!他意识到红光之外的黑暗区域存在一种我们看不到的光,称之为“红外线”。

受到赫歇尔的启发,人们之后发现了紫外线

1
2
3
1801年,这位科学家先把一张纸放在氯化银溶液中浸泡一下,然后把它放在J棱镜可见光谱的紫光区域邻近。他发现,紫光外部地方的纸片强烈地变黑,说明纸片的这一部分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照射。他把紫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去氧射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紫外线。他还把红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氧化剔”线,也就是红外线。从此人类开始不断开发紫外线的用途,为人类造福。

他就是德国科学家里特,里特于1776年12月出生于萨姆尼茨,在1791年到1795年在耶拿大学学医,但到1797年里特开始从事电学和电化学方面的研究,是德国作为伽伐尼电研究的先驱者。1800年9月提出报告,在电解水实验中,他成功的收集到两种气体(应该都知道是啥吧),并从胆矾中电解出铜。

紫外线的发现和应用发展史 (ccnta.cn)

紫外线是如何被发现的 - 知乎 (zhihu.com)

变星

赫歇尔的儿子小赫歇尔(约翰·赫歇尔)也是研究天文学

天文学银枪小霸王——约翰·赫谢尔的故事_知道日报_百度知道 (baidu.com)

小赫歇尔到南半球长时间观星,发现了船底座η星(海山二)的亮度变化问题;

哈雷曾经记录海山二的亮度为4等星;

拉卡伊到南半球记录的海山二为2等星

南天天文之父-拉卡伊 - 知乎 (zhihu.com)

拉卡伊_百度百科 (baidu.com)

小赫歇尔看到海山二为二等星,之后(1838年)变成了一等星

之后天文学家开始了对变星的研究,还创造出来造父变星测距法(第十期天体间距离的测量 )

海山二

1
海山二距离地球只有7500光年,所以当它发生超新星爆炸或极超新星爆炸时可能会影响到地球,但是不太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人类,因为大气层会阻挡外来的伽马射线。这次冲击影响的范围很可能被限制在大气层的上部,这个部份包括臭氧层、航天器、人造卫星与太空人。至少有一位科学家宣称,如果海山二演化成超新星或极超新星的话,“它将会明亮到即使在白天都可以看到,甚至在夜晚可以凭着它发生的亮光来看书[20]”。海山二造成的超新星或极超新星爆炸很可能将从两极发射出伽马射线暴。自从科学家从它的光度与X光的短暂变化中发现海山二至少是一个双星系统,甚至是三合星系统后,这可能增加或减少它成为超新星或极超新星时的强度

海山二对银河系生命的威胁有多大? - 知乎 (zhihu.com)

核光谱望远镜阵列证明超级巨星海山二发射宇宙射线 - 知乎 (zhihu.com)

科学家将大质量恒星“海山二”大爆发进行了视觉化处理 - 科学探索 - cnBeta.COM

星表

小赫歇尔综合自己和父亲赫歇尔的观测数据,整理了几张星表

星云表:5,079个星云

双星表:10,000多对双星

星表:70,000多颗恒星

https://murphyhoucn.github.io/2022/01/28/%E5%B7%A1%E5%A4%A9%EF%BC%88%E4%B8%80%EF%BC%89/

《天文学概要》

摄影术

小赫歇尔还对摄影术有一定的研究,摄影的单词photography是小赫歇尔发明的,之后影响到了达盖尔的银版法

1
达盖尔银版法(Daguerreo type),又称银板照相法,公认为它是照相的起源。 由达盖尔发明于1839年。 在研磨过的银版表面形成碘化银的感光膜,于30分钟曝光之后,靠汞升华显影而呈阳图。 达盖尔法可能是公认的摄影术发明人。 当时是,这种摄影方法的曝光时间约为30分钟,大大地短于尼埃普斯日光硬化的摄影方法。 用这种方法拍摄出的照片具有影纹细腻、色调均匀、不易褪色、不能复制、影像左右相反等特点。

朗伯的光度学,牛顿的分光学,摄影术三项技术奠定了天体物理的兴起。

对贝塞尔的影响

同时期赫歇尔父子的数据影响了周年视差法的出现(第十期 天体间距离的测量)——贝塞尔

贝塞尔(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_百度百科 (baidu.com)

贝塞尔对双星的贡献

有些双星看起啦只是一颗星,但却是一个联星系统,因为另外的一颗星太暗了,看不到

1
2
3
天狼星根据拜耳命名法的名称为大犬座α星。 我们肉眼以为是一颗恒星的天狼星,实际上是一个联星系统,其中包括一颗光谱型A1V的蓝矮星和另一颗光谱型DA2的暗白矮星伴星天狼星B(Bd:α CMa B)。

南河三是一个双星系统,由一颗白色主序星南河三A(属于F5 IV-V光谱类)和一颗DA型弱白矮星 南河三B 作为伴星组成。 南河三A的质量为1.4倍太阳质量,亮度是太阳的7.5倍,而南河三B的质量为0.6倍太阳质量,视星等为10.7。

第十五期 恒星光谱

牛顿:光的色散

夫琅和费:光栅分割仪,暗线:夫琅禾费谱线

基尔霍夫光谱学定律
1
2
1. 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光谱
2. 每一种元素都能够吸收它可以发射的光谱

连续光谱

频率不间断,炽热的固体,液体,高温高压气体发射连续光谱

## 发射光谱
对于太阳光谱上的暗线,基尔霍夫做出解释,暗纹是因为对应的元素吸收了该光谱。

吸收光谱

在连续的光谱上,叠加了某一种或某几种吸收暗线的光谱就叫做吸收光谱

根据元素发射光谱的两线位置,匹配太阳吸收光谱的暗线位置,就能得到太阳大气的元素组成;通过谱线的强弱,得到大气中该元素的含量的多少。
1
2
3
4
5
6
7
太阳光谱为什么是吸收光谱而不是发射光谱?

恒星本身接近理想黑体,恒星发射的是连续光谱, 恒星外围的气体温度压强低,所以外围气体就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因此就在连续光谱上面产生暗线,因此就是吸收光谱!

恒星光谱大半部分都吸收光谱,个别是发发射光谱(极少),也有的是吸收光谱和发生光谱同时呈现(即又有暗线也有亮线)

太阳日全食的时候的所看到的光谱就是发射光谱(日珥:低压高温气体)

通过恒星的光谱还能得到恒星大致的表面温度

通过光谱还能得到恒星的压力,磁场等信息

分光学

通过多普勒效应,确定恒星的视向速度和自转

1
2
根据多普勒效应,如果恒星正在远离观察点,则谱线会整体红移,反之,谱线蓝移;
因为宇宙在膨胀,所以大部分恒星的谱线都会有红移现象
## 光度学

喜帕恰斯(第二期):视星等:恒星亮度分为六个等级,最亮的为一等星,勉强看到的为六等星

朗伯(第十四期 摄影术):发展了光度学

普森(第二期): 一等星的亮度是六等星亮度的100倍,星等差一等,亮度差了2.512倍,即100开五次方

辐射照度、辐射强度、光照度、发光强度
中科研 | 太阳辐射光照度和光强度的区别

1
2
3
4
发光强度: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单位是坎德拉,即每球面度1流明。
光照度:被照明面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光通量,单位是勒克斯,即每平方米1流明。
光出射度:光源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通量,单位与光照度相同。
光亮度:单位面积上沿法线方向的发光强度,或称单位面积在其法线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单位是尼特,即每平方米每球面度1流明。

发光强度:可见光

辐照强度:所有的电磁波

天文学中的光度:单位时间内,恒星整个表面辐射电磁波的总能量,单位:瓦特或尔格/秒

星等

1
2
3
4
5
6
7
8
绝对星等与视星等
绝对星等:恒星真实光度的参照,天文学家规定,将恒星移动(换算)到距离光差点10pc(10秒差距,1pc=3.26光年),将看到的视星等定义为该恒星的绝对星等,记作M
--
太阳的视星等:-26.7
太阳的绝对星等:4.8
--
天狼星的视星等:-1.46
天狼星的绝对星等:1.4

比较满月和超新星的亮度大小——视星等、绝对星等的换算关系 - 知乎 (zhihu.com)

目视星等

是指我们用肉眼所看到的星等。看来不突出的、不明亮的恒星,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的发光本领差。道理十分简单:我们所看到恒星视亮度,除了与恒星本生所辐射光度有关外,距离的远近也十分重要。同样亮度的星球距离我们比较近的,看起来自然比较光亮。所以晦暗的星并不代表他比较亮的星暗。

绝对星等

由于目视星等并没有实际的物理学意义,于是天文学家制定了绝对星等来描述星体的实际发光本领。假想把星体放在距离10秒差距(即32.6光年,秒差距亦是天文学上常用的距离单位,1秒差距=3.26光年)远的地方,所观测到的视星等,就是绝对星等了。通常绝对星等以大写英文字母M表示。目视星等和绝对星等可用公式转换,公式如下:

M=m+5-5 lg d

M为绝对星等; m为目视星等; d为距离。

第十六期 哈佛光谱分类与赫罗图

光谱分类

光谱仪(摄谱仪):将光色散成光谱

根据色散的两种办法分为两种摄谱仪

  1. 棱镜摄谱仪(牛顿的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后面经过凸透镜汇聚成像)
  2. 光栅摄谱仪(光栅通过衍射进行对光的分光)(精度高)
    光谱巡天望远镜:LAMOST郭守敬望远镜,SDSS斯隆数字巡天望远镜
    皮克林:哈佛光谱分类法

皮克林+女助理耗时40多年的大工程

爱德华·查尔斯·皮克林_百度百科 (baidu.com)

赫罗图HR

温度与光度

赫罗图_百度百科 (baidu.com)

赫茨普龙_百度百科 (baidu.com)

罗素(美国天文学家)_百度百科 (baidu.com)

亮的:巨星

暗的:矮星

位于主要星序上的恒星称为主序星,目前观测到的恒星90%的恒星都是主序星

根据在赫罗图中,由斯特潘-玻尔兹曼公式求恒星的半径

赫罗图揭示了恒星的演化过程,赫罗图上每一类恒星就是恒星生命过程的一个年龄段

第十七期 恒星的演化

幼年到壮年

恒星最初的是存在形式是弥散星云

星云-星云坍缩->原恒星

1
2
3
4
星云坍缩
1. 星云坍缩成恒星的速度极快
2. 星云坍缩会形成一片恒星
3. 星云坍缩可能会失败
1
2
3
原恒星
原恒星的质量在0.1个太阳质量-100个太阳质量之间
原恒星发光发热:能量来自于引力势能转换成辐射能(开尔文-赫尔姆霍兹原理)

开尔文-赫尔姆霍兹原理_百度百科 (baidu.com)

原恒星的质量小于0.08个太阳质量,恒星收缩达不到氢聚变,这样的恒星为褐矮星(气体星)

褐矮星_百度百科 (baidu.com)

原恒星的质量大于0.08个太阳质量,原恒星收缩时,可以达到氢核聚变的条件,氢开始燃烧,这颗恒星就进入了主星序(壮年);

壮年到老年

各个质恒星的演化结果

质量越大的恒星,氢燃烧的越快,质量越小的恒星,氢燃烧地越慢

0.08-2.3

质量在0.08-2.3个太阳质量的恒星会变成白矮星

在核心区域的氢燃烧完成之后,氢都变成了氦(氦核:冷核),进入恒星的晚年,恒星脱离主序。核心区域粒子数量减小,压器减小,引力大于压器,核心收缩,核心温度升高,氦核外层的氢再次被点燃。核心收缩会辐射能力,氢燃烧辐射能量,因此整个恒星的外层就会膨胀,表面温度就会降低。 (核心收缩升温,外层膨胀降温,整体光度增加),此时恒星变成亚巨星。

当恒星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达到某个平衡数,此时恒星温度不会再次降低,但是会持续膨胀,此时亚巨星变为红巨星(特别亮,体积特别大);

恒星质量在0.08-0.5之间的恒星与0.5-2.3之间的恒星,从这之后,会出现分界线,

0.08-0.5:当核心区域收缩到一定程度时,核心区域的氦会进入到电子简并态,当核心温度达不到一亿摄氏度时,核心的氦发生不聚变。

这样的恒星就变成了氦白矮星。

0.5-2.3:当核心区域收缩到一定程度时,核心区域的氦会进入到电子简并态,当核心温度达到一亿摄氏度时,核心的氦发生聚变。

氦闪:氦闪_百度百科 (baidu.com)

氦闪发生在0.8太阳质量(M☉)至2.0M☉的低质量恒星核心,在 红巨星 阶段,是非常短暂的失控热 核聚变 ,有大量的氦经由两次电离过程成为碳(预测太阳在离开主序带12亿年后会发生)。 许多罕见的失控氦融合过程也可以在 白矮星 吸积 的表面上进行。

1
电子简并态:简并态物质是一种高密度的物质状态。 简并态物质的压力主要来源于 泡利不相容原理 ,叫做 简并压力 。
>

氦的聚变,三个氦核聚变成碳。氦的聚变释放大量的热,反应非常迅速(氦闪)

氦闪几乎观察不到,只能在理论上进行模拟。

  1. 整个过程虽然释放大量的热,但是时间很短
  2. 简并态解除,核心吸热,体积膨胀,光度骤降

核心的氦燃烧完成之后,核心就变成了碳和氧,粒子数少,再次开始收缩,温度升高,壳层的氢和氦都被点燃(双壳层燃烧),外层继续膨胀,红巨星变成红超巨星。红超巨星,体积非常大,外层物质几乎不受控制,整体非常不稳定,外层物质向外抛射,形成行星状星云。

恒星最后变成碳氧白矮星。(0.5-2.3)

2.3-8

过程与0.08-2.3演化过程差不多,红巨星之后,进行氦的聚变,但是比较平静,不会出现氦闪。

整体演化速度比较快,最终宿命为行星状星云+碳氧白矮星核心

8-30

超新星爆炸

超新星爆发_百度百科 (baidu.com)

氦燃烧完成之后,变成碳和氧,由于恒星质量大,核心温度高,碳氧继续聚变,生成钠,镁,硅,一直聚变成为铁。最终生成铁的中心核。

当温度达到50亿K时,铁在高能光子(γ射线)的作用下发生光致分解,导致超新星爆炸。

光致分解_百度百科 (baidu.com)

光致分解是指较重的原子在高温下分解为较轻的原子、质子及中子的物理过程。与普通的核裂变不同,该过程是比铁轻的原子分解为更轻的粒子,故而是一种吸热过程。该过程多见于恒星演化过程中。

另外,光核物理在核废物处理方面的一种应用也被称为光致分解。是指对特定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照射,使其释放出一个中子,从而产生没有放射性或半衰期很短的同位素。

光致分解过程是吸热的。

由于光致分解,能量被吸收,恒星迅速的坍缩,铁核心受到巨大的压力,电子简并被打破,电子本压缩进入原子核内部,电子迅速与质子反应,生成中子并释放中微子。由于释放了中微子释放出巨大的能力,铁核心的外壳被驱散,形成了超新星的爆炸。

铁核心被中子化,中子的简并压可以支撑起来整个铁核心的压力,则恒星最终变成一颗中子星

中子星_百度百科 (baidu.com)

中子星的前身一般是一颗质量为10-29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在爆发坍缩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它的物质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原子的外壳被压破了,而且连原子核也被压破了。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便被挤出来,质子和电子挤到一起又结合成中子。最后,所有的中子挤在一起,形成了中子星。显然,中子星的密度,即使是由原子核所组成的白矮星也无法和它相比。在中子星上,每立方厘米物质足足有一亿吨重甚至达到十亿吨。

30-100

中子简并压无法支撑起强大的压力,恒星进一步坍缩,从而形成黑洞。

第十八期 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名字由第谷·布拉赫所起

1572年第谷在仙后座方向发现了一颗新星,后起名为“第谷超新星”(SN1572)

新星

天文学上新星和超新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1
2
3
4
5
新星:白矮星,低亮度高温度,处于电子简并态,密度大。
单独的白矮星亮度低,看不到,如果白矮星有一颗伴星,白矮星巨大的引力能够吸引它附件的伴星的包层的氢,氢在白矮星的外层由于高温,氢发生剧烈的聚变, 像爆炸一样,在地球上看起啦就像突然出现了一颗新星。爆炸结束后,亮度减小。
如果上述过程周期性发生,即周期性光变,则就叫做变星

白矮星+伴星就是激变变星

激变变星_百度百科 (baidu.com)

一种爆发性的恒星,或称为 CV型变星,指新星、超新星、耀星和其它正在爆发的恒星。 激变变星(CV)是拥有一颗白矮星伴星双星系统(参考双子座U),这颗伴星通常是红矮星,但有些情况下它也可以是一颗白矮星或正在演化成次巨星。已经发现数百颗激变变星。

2021年8月,媒体报道中国郭守敬望远镜成功捕获激变变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超新星

亮度非常亮

超新星分类:Ⅰ型,Ⅱ型
1
2
Ⅰ型超新星的光谱中没有氢线
Ⅱ型超新星的光谱中有氢线,即超新星的最外层有氢元素
1
2
Ⅱ型超新星
核心坍缩前符合洋葱结构,中心铁核坍缩成中子星,外层都被炸飞了,因此超新星的外层有氢元素

Ⅱ型超新星_百度百科 (baidu.com)

Ⅱ型超新星(又称核塌缩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由内部塌缩引发剧烈爆炸的结果,在分类上是激变变星的一个分支。能造成内部塌缩的恒星,质量至少是太阳质量的9倍。 [1]

大质量恒星由核聚变产生能量,与太阳不同的是,这些恒星的质量能够合成原子量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恒星的演化供应和储存质量更大的核聚变燃料,直到铁元素被制造出来。但是铁的核聚变不能产生能量来支撑恒星,所以核心的质量改由电子简并压力来支撑。这种压力来自属于费米子的电子,在恒星被压缩时不能在原子核内拥有相同的能量状态。(参考*泡利不相容原理*)

当铁核的质量大于1.44倍太阳质量(钱德拉塞卡极限),接着就会发生内爆。快速的收缩使核心被加热,导致快速的核反应形成大量的中子中微子塌缩被中子的短距力阻止,造成内爆转而向外。向外传递的震波有足够的能量将环绕在周围的物质推挤掉,形成超新星的爆炸。

Ⅱ型超新星的爆炸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可以依据爆炸后的光度曲线-光度对爆炸后的时间变化图-来分类。Ⅱ-L超新星显示出稳定的线性光度下降;而Ⅱ-P超新星在一段正常的光度下降之后,呈现出平缓的下降,才会再持续正常的下降曲线。通常这些塌缩超新星的光谱中也会出现氢的光谱,虽然Ib和Ic超新星也是将(Ic超新星)的壳层抛出的核心塌缩大质量恒星,但它们的光谱看起来却缺乏这些元素。

蟹状星云_百度百科 (baidu.com)

蟹状星云(Crab Nebula, 编号 :M1 [3] ,NGC 1952或金牛座 A)是位于金牛座ζ星(天关)东北面的一个超新星残骸和脉冲风星云,是银河系英仙臂的一部分,距地球约6,500光年(2,000秒差距),直径达11光年(3.4秒差距),并以每秒约1,500公里的速度膨胀。 [4]

该星云由约翰·贝维斯于1731年发现,对应中国、阿拉伯和日本天文学家于公元1054年记录的一次超新星爆发(编号SN 1054,中国称天关客星)。1969年天文学家发现星云的中心是一颗脉冲星 [5] ,直径约28–30公里,每秒自转30.2次,并发射出从γ射线到无线电波的宽频率范围电磁波。它也是首颗被确认为历史上超新星爆发遗迹的天体。

1
2
3
4
5
6
7
Ⅰ型超新星
分类:Ⅰa,Ⅰb,Ⅰc
Ⅰb,Ⅰc的成因可以用恒星坍缩理论解释
Ia型超新星来自于伴星物质达到一定质量时(1.4倍的太阳质量——钱德拉塞卡极限),恒星处于电子简并态,但是由于质量变大,核心压力变大,温度升高,碳被迅速点燃引发据聚变,直到生成铁(碳融合),白矮星核心瞬间爆燃,形成超新星,也就是碳爆发型超新星。

一般来说,提到Ⅱ型超新星,包括了Ⅰb和Ⅰc
提到Ⅰ型超新星,一般就是指Ⅰa
1
2
3
4
5
钱德拉塞卡极限是怎么算出来的?
因为Ia型超新星爆发时候的绝对星等固定,约为-19.3

Ia型超新星的距离
已知绝对星等和视星等,因此可以换算出距离

Ⅰ型超新星_百度百科 (baidu.com)

I型超新星又被细分为Ia、Ib与Ic型。其中,Ia型超新星来自于白矮星吸积伴星物质达到一定质量时的爆炸或者两个白矮星并合产生爆炸,属于热核爆炸超新星;Ib与Ic型超新星来自于大质量恒星晚期铁核坍缩爆炸,由于在爆炸前前身星已经失去氢包层甚至氦包层,使得光谱中缺乏氢线,因此归入I型。

钱德拉塞卡极限_百度百科 (baidu.com)

钱德拉塞卡极限(Chandrasekhar limit )指白矮星的最高质量,约为3×1030公斤,是太阳质量的1.44倍。这个极限是由钱德拉塞卡计算出的。计算的结果会依据原子核的结构和温度而有些差异。

碳融合与氦闪

1
2
3
过程相似:
- 碳融合:碳迅速聚变直到形成铁,然后直接爆炸
- 氦闪:氦迅速聚变,之后根据恒星的质量进行不同的恒星的演化
1
2
哈勃通过恒星谱线的红移发现宇宙膨胀
物理学家通过观测Ia超新星爆炸时候的光度相同,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正在加快

宇宙加速膨胀(accelerating universe)是宇宙的膨胀速度越来越快的现象。就是宇宙标度因子的二次导数是正值,这意味着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随着时间演进,应该会持续地增快。

这速度是哈柏定律里所提到的退行速度。于1998年观测Ia超新星得到的数据,提示宇宙的膨胀速度正在加快。物理学家索尔·珀尔马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亚当·里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透过观测遥远超新星而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因此,共同荣获2006年邵逸夫天文学奖与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解读2011诺贝尔物理奖:宇宙如何加速膨胀?_发现者第154期_网易探索 (163.com)

1、宇宙膨胀来自“超新星”大爆炸 超新星(即大质量恒星)爆炸的概念是1934年由茨维基和巴德提出的。他们猜测当一些恒星寿命结束时将会塌缩,然后发生爆炸,其亮度可达到十亿甚至百亿个太阳的亮度,巴德和茨维基也观测到了一些超新星。 宇宙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超新星:一种是茨维基最早提出的核塌缩超新星,另一种其爆炸机理不同,现在一般认为是白矮星(质量比较低的恒星比如太阳在燃尽核燃料后就会变成白矮星)从其伴星中吸积(吸积是围绕年轻恒星的星盘入面的碎片渐渐变大,最后形成行星的过程;即是天体通过引力“吸引”和“积累”周围物质的过程。)物质,到一定程度后再发生核爆炸。但有趣的是,茨维基和巴德最早观测到的超新星都是后面这种他们所未曾想到过的类型,他们把这种发生爆炸的白矮星称为“Ia型超新星”。下面我们将解读“超新星”。[详细]

2、诺奖研究团队如何发现宇宙中的“超新星” 尽管超新星非常亮,但放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也只是微弱的一点。如何寻找超新星?这意味着研究团队必须彻查整个天空,来寻找遥远的超新星。诀窍就在于,比较同样的一小块天空拍摄于不同时间的两张照片。这一小块天空的大小,就相当于你伸直手臂时看到的指甲盖大小。第一张照片必须在新月之后拍摄,第二张照片则要在3个星期之后,抢在月光把星光淹没之前拍摄。 接下来,两张照片就可以拿来比对,希望能够从中发现一个小小光点,即CCD图像中的一个像素——这有可能就是遥远星系中爆发了一颗超新星的标志。只有距离超过可观测宇宙半径1/3的超新星才是可用的,这样做是为了消除近距离星系自身运动而带来的干扰。两个研究小组总共观测了约50颗遥远的“Ia型超新星”,并于1998年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宇宙的膨胀速度不是恒定的,也不是越来越慢,而是不断加快。[详细]

3、宇宙膨胀:加速度来自一种未知的暗能量 是什么在加速宇宙膨胀?这种神秘力量被称为暗能量,它向物理学提出了一大挑战,至今无人能够破解这一谜题。科学家已经提出了若干想法。宇宙膨胀的这种加速度暗示,在蕴藏于空间结构中的某种未知能量的推动下,宇宙正在分崩离析。这种所谓的“暗能量”(dark energy)占据了宇宙成分的绝大部分,含量超过70%。它的本质仍然是谜,或许是今天的物理学面临的最大谜题。 宇宙的组成部分,除去上文所说的暗能量,还有像我们人类所在的这个星球这样的常规物质之外,还有一个组成部分那就是暗物质。暗物质是我们大都未知的宇宙中另一个迄今未解的谜题。与暗能量一样,暗物质也是不可见的。对于这两样东西,我们只知道它们发挥的作用—— 一个是推,另一个是拉。名字前面那个“暗”字,是它们唯一的共同点。[详细]

4、超新星爆炸时的“红移”现象说明,星系正离我们远去 红移现象指的是白矮星爆炸的光在远离我们的时候,其光波长会被拉长,而波长越长,它的颜色就越红。目前对红移现象的公认解释为:速度造成红移。例如:当一列火车向我们奔驰而来时,它的汽笛声尖锐刺耳,因为火车的高速运动使声波波长被压缩,能量密度增加。相反,当火车离开我们飞驰而去时,它的汽笛声则低沉幽缓,简称多普勒效应。 光波的红移现象指的是: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光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20实际2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投入使用之后,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9年确认,遥远的星系均远离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而去。星系不光在离我们而去,彼此之间也在相互远离,而且距离越远,逃离的速度就越快——这被称为哈勃定律(Hubble’s law),这也说明宇宙正在膨胀。[详细]

5、用“标准烛光”计算恒星运动距离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当年认为,他们会测量到宇宙减速膨胀,测量出宇宙膨胀的速度是如何减慢的。他们采用的方法,从原理上讲,跟60多年前天文学家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那就是给遥远的恒星定位,并测量它们如何运动;而实际上宇宙膨胀速度是加速的。 那些光亮变化稳定的恒星中有一个关联:光变周期越长,亮度就越大。由于知道了视亮度和真实亮度,就可以计算恒星的距离,因此光变周期成为了计算变星距离的理想手段。也因此,一种被称为“造父变星”的恒星,成为早期宇宙的“标准烛光”。所谓标准烛光,指的是人们可以用造父变星来测量视差法无法测量的特大距离。[详细]

“造父变星”是亮度有显著变化的恒星的统称 在解释造父变星之前,先来看看什么是变星(variable star),狭义上指的是“亮度有显著起伏变化”的恒星。宇宙中,一些恒星在光学波段的物理条件和光学波段以外的电磁辐射有变化,天文学家将其称为变星,如光谱变星、磁变星、红外变星、X射线新星等。星空中那些亮度随时间而改变的恒星被称为变星。变星分很多种,光学变星和物理变星。光学变星因为双星互绕,当其中一个遮蔽到另外一个时,造成观测上的视觉差异,使得观测者认为恒星亮度改变。物理变星是因为恒星本身内源或者大气状态不稳定,造成亮度改变。它分为脉动变星和爆炸性变星。 荷兰人古德里克在研究仙王座恒星时,发现其中的一颗名为“仙王座δ”的亮度会有规律地起伏变化,在中国古代将“仙王座δ”称作“造父一”,因此这颗有规律变换光亮的恒星就被称为“造父一”。而古德里克观察到“造父一”的光度周期(即从最暗变到最亮又回到最暗所需要的时间)是5天9小时,这是一种脉动型变星。此后人们发现了更多这样的变星,于是就将其中最重要的一类命名为“造父变星”,以最著名的变星成员“造父一”而得名。(本专题部分内容摘编自果壳网、2011诺贝尔物理学奖新闻稿)[详细]

历史上的超新星爆发

最早的超新星纪录是中国天文学家于AD185年看见的SN 185。纪录中最亮的超新星是SN 1006,中国和伊斯兰天文学家都有详细的记述。 [7] 观测最广泛的超新星是SN 1054,它形成了蟹状星云。超新星SN 1572和SN 1604是以裸眼观测到的最后两颗银河系超新星,对欧洲天文学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因为它们被用来反驳在月球和行星之外是不变的亚里斯多德宇宙。约翰·开普勒于SN 1604在峰值的1604年10月17日观测到它,并且持续的估计它的亮度,直到第二年亮度暗淡到裸眼看不见才停止。 [8] 它是那个时代的人观测到的第二颗超新星(继第谷·布拉赫的仙后座SN 1572之后)。

由于望远镜的发展,发现超新星的领域已近扩大到其他的星系。在1885年观察到仙女座星系的超新星仙女座S。美国天文学家鲁道夫·闵可夫斯基和弗里茨·兹威基在1941年开启了现代的超新星分类计划。在196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超新星爆炸的最大强度可以作为天文距离的标准烛光,因而测量出天体的距离。最近,观测到一些最遥远的超新星比预期的黯淡,这个现象支持了宇宙加速膨胀的观点。 [9] 为重建没有书面纪录的超新星观测,开发了新技术,从超新星仙后座A的日期,侦测到来自星云的回光事件。 [10] 从温度的测量和来自钛-44的γ射线衰变,估计出超新星遗迹RX J0852.0-4622的年龄。在2009年,从南极冰沉积物的硝酸含量的匹配,发现过去超新星事件的时间。 [11]

185年12月7日,东汉中平二年乙丑,中国天文学家观测到超新星185,这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 [12] 该超新星在夜空中照耀了八个月。《后汉书·天文志》载:“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门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后年六月消”。

1006年4月30日:位于豺狼座的SN 1006爆发,它可能是有史以来人们记录到的视亮度最高的超新星,据推断其亮度达到了-9等。据现代天文学家推测:“在1006年的春天,人们甚至有可能能够借助它的光芒在半夜阅读。” [13] 在中国宋朝,这颗超新星由司天监周克明等人发现,因而将它称作周伯星。在《宋史·天文志》卷五六中记载为:“景德三年四月戊寅,周伯星见,出氐南,骑官西一度,状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鉴物,历库楼东。八月,随天轮入浊。十一月复见在氐。自是,常以十一月辰见东方,八月西南入浊。”

1054年7月4日:产生蟹状星云的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次客星的出现被中国宋朝的天文学家详细记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六中载:“至和元年五月己酉,客星晨出天关之东南可数寸(嘉祐元年三月乃没)。”日本、美洲原住民也有观测的记录。

1572年11月初(可能在2日到6日之间):仙后座的超新星(第谷超新星)爆发,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有观测的记录,并因此出版了《De Nova Stella》一书,是新星的拉丁名nova的来源。据估计这颗超新星的绝对星等有-15.4等,距地球7500光年;它最高时的视亮度有-4等,可以与金星相比。

1604年10月9日:蛇夫座的超新星(开普勒超新星),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有详细观测的记录,这是迄今为止银河系里最后一颗被发现的超新星,视星等为-2.5等,距地球6000光年。它曾被伽利略用作反驳当时亚里士多德学派所谓上天永远不变的理论。

1885年8月19日:位于仙女座星系的超新星SN 1885A(仙女座S)被爱尔兰业余天文学家艾萨克·瓦德(Issac Ward)在贝尔法斯特发现,这是人类首次发现河外星系中的超新星,也是至今在仙女座星系中发现的唯一一颗超新星。

1987年2月24日:位于大麦哲伦星云超新星1987A在爆发后的数小时内就被发现,是现代超新星理论第一次可以与实际观测比较的机会。它距地球约为五万一千四百秒差距,最亮时视星等为3等。 [14]

2006年9月18日:距地球2.38亿光年的超新星SN 2006gy爆发(曾被假设是不稳定对超新星,但没有得到证实),是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强烈的超新星爆发。 [15]

SN:Supernova

1006表示的发现的年份

SN1006

SN1604(开普勒超新星)

SN1987A:表示1987年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位于大麦哲伦云内,距地16.8万光年)

1987A超新星_百度百科 (baidu.com)

SN1987A超新星爆发对粒子物理的影响

中微子(轻子的一种)_百度百科 (baidu.com)

雷蒙德·戴维斯_百度百科 (baidu.com)

小柴昌俊_百度百科 (baidu.com)

小柴昌俊教授对中微子物理实验研究和天体物理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所领导的日本神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独立地证实了由 Ray Davis Jr首先发现的太阳电子中微子与理论预言的差值,并在1987年第一次截获由超新星(SN1987A)爆炸所释放的中微子,打开了天体物理中极为重要的中微子窗口。

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 Davis Jr., 1914-)和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 1926-)因在宇宙中微子探测方面所作的贡献,里卡尔多·贾科尼(Riccardo Giacconi, 1931-)因发现宇宙X射线源,共同分享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重大成果。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赞这3名科学家为人类观测宇宙开启了两扇新的“窗户”,从而改变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方式。他们的重要发现使人类可以借助中微子和X射线这些宇宙中极其微小的物质,提高对太阳、恒星、星系和超新星等宇宙中巨大天体的认识。

  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早在上世纪30年代便预测了神秘的中微子的存在。在太阳和其它恒星内部发生核聚变时产生的中微子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因此尽管每秒钟有数万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我们仍然很难发现它们的踪影。

  最终能够捕捉到中微子应当归功于雷蒙德·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前者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探测器,其主体是一个注满615吨四氯乙烯的巨桶。该探测器埋藏在美国的一个矿井中。戴维斯利用这个探测器,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成功捕捉到了约2000个来自于太阳的中微子。小柴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另一个巨大的探测器证实了戴维斯的成果。戴维斯和小柴还在1987年成功捕捉到了一个遥远的超新星爆炸后释放出的中微子。由于他们两人的发现,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学科——中微子天文学。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在介绍贾科尼的贡献时说,太阳和其他所有恒星都以不同的波长发射出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电磁波,包括X射线。为探测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宇宙X射线,贾科尼发明了一种可以置放在空中的探测器,从而第一次探测到了太阳系以外的X射线源,第一次证实宇宙中存在着隐蔽的X射线背景辐射,发现了可能来自黑洞的X射线。他还建造了第一台X射线天文望远镜,为我们观察宇宙提供了新的手段。贾科尼的这些贡献为创立X射线天文学奠定了基础。

  今年的每项诺贝尔奖奖金额均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7万美元),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将得到其中的一半,另一半则为贾科尼获得。

SN1987A超新星爆发带来的疑惑

1
2
3
4
5
1. 超新星爆发人类探测器先探测到了中微子,后探测到光?
原因:恒星核心坍缩在前,释放出中微子,然后爆发,释放出大量的能力和光。
中微子的速度接近于光速
2. 超新星爆发前是一颗蓝超巨星,处于中年阶段,就爆炸了。之前人们认为只有红超巨星会爆炸,蓝超巨星爆炸这是头一次观测到,解释不清楚
3. 蓝超巨星的质量在20个太阳质量左右,爆发之后的产物应该是中子星,但是天文学家没有找到这颗中子星,未解之谜

元素合成

铁元素的比结合能最大,意味者铁最不容易被拆散,铁元素最稳定,因此聚变只能到铁就结束了

铁之后的元素是通过中子俘获得到的

中子俘获_百度百科 (baidu.com)

R-过程发生在超新星爆炸

中子俘获是一种原子核与一个或者多个中子撞击,形成重核的核反应。由于中子不带电荷,它们能够比带一个正电荷的质子更加容易地进入原子核。

在宇宙形成过程中,中子俘获在一些质量数较大元素的核合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子俘获在恒星里以快(R-过程)、慢(S-过程)两种形式发生。质量数大于56的核素不能够通过热核反应(即核聚变)产生,但是可以通过中子俘获产生。

第十九期 宇宙中的致密天体

白矮星

白矮星(恒星)_百度百科 (baidu.com)

白矮星(White Dwarf,也称为简并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表面温度8000K,发出白光,可有几十亿年寿命。

白矮星(White Dwarf,也称为简并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白矮星是演化到末期的恒星,主要由碳构成,外部覆盖一层氢气与氦气。白矮星在亿万年的时间里逐渐冷却、变暗,它体积小,亮度低,但密度高,质量大。1982年出版的白矮星星表表明,银河系当时中已被发现的白矮星有488颗,它们都是离太阳不远的近距天体。随着观测天文学在最近几十年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大型巡天项目的实施,新发现的天体数目急剧增加,尤其是SDSS的光谱巡天和Gaia卫星的巡天已经发现了数十万的白矮星。

白矮星属于演化到晚年期的恒星,恒星在演化后期,抛射出大量的物质,经过大量的质量损失后,如果剩下的核的质量小于1.44个太阳质量,这颗恒星便演化成为白矮星。对白矮星的形成也有人认为,白矮星的前身是行星状星云(是宇宙中由高温气体、少量尘埃等组成的环状或圆盘状的物质),它的中心通常都有一个温度很高的恒星——中心星,它的核能源已经基本耗尽,整个星体开始慢慢冷却、晶化,直至最后“死亡”。

电子简并压与白矮星强大的重力平衡,维持着白矮星的稳定。当白矮星质量进一步增大,电子简并压就有可能抵抗不住自身的引力收缩,白矮星还会坍缩成密度更高的天体:中子星黑洞。对单星系统而言,由于没有热核反应来提供能量,白矮星在发出光热的同时,也以同样的速度冷却着。经过数千亿年的漫长岁月,年老的白矮星将渐渐停止辐射而死去。它的躯体变成一个比钻石还硬的巨大晶体——黑矮星

而对于多星系统,白矮星的演化过程则有可能被改变(例如双星)。

泡利不相容原理_百度百科 (baidu.com)

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又称泡利原理、不相容原理,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出:在费米子组成的系统中,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在原子中完全确定一个电子的状态需要四个量子数,所以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中就表现为: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或者说在轨道量子数mln确定的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可容纳两个电子,而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这成为电子在核外排布形成周期性从而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准则之一。

最早被发现的白矮星

1
2
波江座40B(距离地球16.5光年)
天狼星的伴星(距离我们8.6光年)

波江座40_百度百科 (baidu.com)

波江座 40A是橘红色的主序星,光谱类型是K1的矮星,它的两颗伴星,波江座 40B波江座 40C分别是9等的白矮星 (光谱类型为DA4) 和11等的红矮星,还是闪光星(光谱类型为M4.5e) ,所以还被标示为变星波江座 DY。依据推测,波江座 40B原本是主序星,并且是系统之中质量最大的一颗,但在成为白矮星之前喷发出了大部份的质量。B和C互相环绕着,与A的距离大约是400天文单位。这两颗星的轨道半长轴大约是35天文单位 (大约就是这两颗星之间的距离),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 (离心率大概是0.410)。 对应至中国的星官为毕宿的九州殊口增十一,但伊世同认为是九州殊口增七。

天狼星(大犬座 α 星)_百度百科 (baidu.com)

天狼星(Sirius),即大犬座 α 星A(α Canis Majoris A),位于大犬座。天狼星的视星等为-1.46等,是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但是暗于金星与木星,绝大多数时间亮于火星。天狼星是一颗蓝白色的主序星,有一颗白矮星伴星,系统质心距离地球约为 8.6 光年。其中天狼星B,即那颗白矮星伴星,是人类最早观测到的白矮星,也是质量最大的白矮星之一。

1717年,埃德蒙多·哈雷(Edmond Halley)在比较了当代天体测量与克罗狄斯·托勒密《年鉴》中公元二世纪的测量结果后,发现了恒星的自身运动,即恒星自行。哈雷注意到,明亮的恒星毕宿五大角星和天狼星已经显著地移动;天狼星已经向西南方向移动了大约30角分(大约是一个月亮的直径)。 [4]

1844 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根据它的移动路径出现的波浪图形推断天狼星是一颗双星,因为该星在附近空间中沿一条呈波形的轨迹运动, 从而得出它有一颗伴星和绕转周期约为 50 年的结论。这颗伴星于 1862 年被美国天文学家 A ·克拉克(A. Clark)用他自制的折射天文望远镜最先看到。 [5]

1868年,天狼星成为第一颗被测量速度的恒星,这是研究天体径向速度的开端。威廉·哈金斯爵士检查了这颗恒星的光谱并观察到了红移。他得出的结论是,天狼星正以大约40公里/秒的速度远离太阳系,而现代的测量结果为-5.5公里/秒(负号“−”表示它正在接近太阳)。这是一个极度不准确的数据,有可能是哈金斯没有考虑地球的轨道速度,这将导致高达30公里/秒的误差。

自1894年以来,在天狼星系统中观察到了一些明显的轨道不规则现象,这表明有第三颗非常小的伴星,但这一点从未得到证实。对数据的最佳拟合表明,围绕天狼星a的轨道为6年,质量为0.06m☉。这颗恒星将比白矮星天狼星B暗5到10个量级,这将使观测变得困难。2008年发表的观测结果既不能探测到第三颗恒星,也不能探测到行星。20世纪20年代观测到的一颗明显的“第三颗星”现在被认为是背景物体。

  • 天狼星 A

天狼星 A 是一颗蓝矮星,半径约为 1.711 R⊙。光学干涉仪量度出此星的半径,估计角直径为 5.936 ± 0.016 mas。它的自转速度约为 16 km/s,因此并没有有效地把星体压扁成椭圆形。织女星则以更高速的 274 km/s 自转,使其成为扁球体。

天体模型指出天狼星 A 形成于一次分子云坍塌的时候,到了 10^7 年之后,其能源的生成已经完全由核聚变提供。其核心成为了对流层,并利用 C-N-O 循环制造能量。人们预测,天狼星 A 会在其形成之后 1.76 × 10^9 年之内用尽储存在核心的。此时它会经历红巨星阶段,届时天狼星 A 的光度将大增。然后它将温和下来,成为一颗白矮星

天狼星 A 的光谱有着很深的金属线,显示出一些重于的元素的增强(如),因此也被归为 Am 星。相比于太阳,天狼星 A 大气层里相对于氢含量的铁含量为 Fe/H = 0.5,也等于 100.5,意思是说它大气层中的铁的含量是太阳的 316%。因为不太可能整颗恒星都富有金属元素,因而这些金属元素都可能是悬浮在位于表面的一层薄对流层上。 [8]

  • 天狼星 B

天狼星 B 的质量大于太阳的质量,并且是已知最大质量的白矮星之一。它差不多有 1.1 M⊙。然而这么多物质却被压缩成约为地球的大小。其表面温度为 25000 ± 200 K。但是,由于在内部已经没有能量的生成,剩余的热量会以辐射的形态放射出外太空,天狼星 B 终究会渐渐冷却,这需时要多于 2 × 10^8 年。

一颗恒星要经过主序星红巨星阶段才会成为白矮星。约为 1.2 × 10^8 年前,天狼星 B 可能是一颗光度更高的蓝矮星,光谱在 B4-B5 之间,质量约为 5M⊙。天狼星 B 成为红巨星的时候,可能增加了其伴星天狼星 A 的金属量。

天狼星 B 最初由碳及氧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是形成天狼星 B 的已死亡恒星里的氦核聚变产生的。这些元素被更轻的元素覆盖,并根据质量来分层,因为天狼星 B 有着高表面重力。因此,天狼星 B 的外层大气层几乎为纯氢,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光谱中也找不到任何其它元素。 [9]

中子星

白矮星和核心,处于电子简并态,维持着平衡;

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电子简并态被打破,成为中子星。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_百度百科 (baidu.com)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年10月19日——1995年8月21日),男,印度裔美国籍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与另一位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钱德拉塞卡从1937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职,直到1995年去世为止。他在1953年成为美国的公民。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1930年毕业于印度马德拉斯大学,1933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学位。1930~193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理论物理。1933~1937年在该校任教。1937年1月返回芝加哥大学,成为天文学家鄂图·斯特鲁维(Otto Struve)博士与罗伯·胡钦斯的助理教授。他后来都没有离开过芝加哥大学,并在1952年成为天体物理学教授,并且在1985年退休。

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_百度百科 (baidu.com)

钱德拉塞卡拉·拉曼爵士FRS英语:Sir Chandrasekhara Raman, 1888年11月7日-1970年11月21日),印度物理学家,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C.V.拉曼是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的叔叔,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因他发现的钱德拉塞卡极限,后来获得公元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他1931年以后的工作主要是必须核反应的恒星演化方面。

钱德拉塞卡极限_百度百科 (baidu.com)

钱德拉塞卡极限(Chandrasekhar limit )指白矮星的最高质量,约为3×1030公斤,是太阳质量的1.44倍。这个极限是由钱德拉塞卡计算出的。计算的结果会依据原子核的结构和温度而有些差异。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_百度百科 (baidu.com)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Arthur Stanley Eddington,1882年12月28日—1944年11月22日),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第一位用英语宣讲相对论的科学家,自然界密实物体的发光强度极限被命名为“爱丁顿极限”。1919年写了“重力的相对理论报导”,第一次向英语世界介绍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理论。著作有《恒星和原子》、《恒星内部结构》、《基本理论》、《科学和未知世界》、《膨胀着的宇宙:天文学的重要数据》、《质子和电子的相对论》、《物理世界的性质》、《科学的新道路》等等。

爱丁顿极限_百度百科 (baidu.com)

指在球对称前提下天体的辐射压力不超过引力时的光度上限值。

詹姆斯·查德威克_百度百科 (baidu.com)

1891年查德威克出生在英国柴郡,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现曼彻斯特大学)毕业。毕业后,专攻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后到剑桥大学,在卢瑟福教授的指导下,取得许多成绩。

查德威克解决了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完成了原子物理研究上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后来,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用中子作“炮弹”轰击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和裂变中的链式反应,开创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查德威克因发现中子的杰出贡献,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_百度百科 (baidu.com)

早在1937年的时候,作为苏联理论物理的年青领袖,朗道觉得斯大林的大清洗正逐渐逼近,公众的注意或许能够让他得到保护。朗道亟需一个能在东西方科学界都掀起波澜的想法,他最后的选择,就是中子星(朗道称之为中子核,是在恒星内部的中子星,为恒星提供能源)。朗道把稿件直接寄给了玻尔,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推荐让自己的文章在《自然》(当时已经是最权威的自然综合性的杂志)上发表。因为当时严格的审查,朗道只能用点春秋之笔,玻尔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当天就回了信。当时苏联《消息报》的编辑们也许良知未泯,他们连同玻尔的回信一起发表,并盛赞了朗道的成果,“……尼尔斯·玻尔对这位苏联科学家的工作给以极高的评价,说‘朗道的新思想是很杰出而大有希望的’。”

贝尔:第一个发现了脉冲星,世界却欠她一个诺贝尔奖 - 知乎 (zhihu.com)

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被称为“TheNoBellNobe”(没有贝尔的诺贝尔奖),这一年她的导师安东尼·休伊什教授领取了诺贝尔奖,而贝尔根本就没有被提起。

脉冲星(有10^7—10^14T强磁场的快速自转中子星)_百度百科 (baidu.com)

脉冲星(Pulsar),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脉冲星是在1967年首次被发现的。当时,还是一名女研究生的贝尔,发现狐狸星座有一颗星会发出一种周期性电波。经过仔细分析,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未知的天体。因为这种星体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就把它命名为脉冲星。

2021年5月20日,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在观测中取得的重要进展,正式发布了201颗新脉冲星的发现。 [6]

2021年12月20日,2021年度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年终总结会在贵州省平塘县中国天眼(FAST)观测基地举行。FAST已发现509颗脉冲星,是世界上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4倍以上。

脉冲星(Pulsar),又称波霎,是中子星的一种,能够周期性发射脉冲信号,直径大多为10千米左右,自转极快。 [1]

人们最早认为恒星是永远不变的。而大多数恒星的变化过程是如此的漫长,人们也根本觉察不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那么平静。后来人们发现,有些恒星也很“调皮”,变化多端。于是,就给那些喜欢变化的恒星起了个专门的名字,叫“变星”。

脉冲星发射的射电脉冲的周期性非常有规律。一开始,人们对此很困惑,甚至曾想到这可能是外星人在向我们发电报联系。据说,第一颗脉冲星就曾被叫做“小绿人一号”。

经过几位天文学家一年的努力,终于证实,脉冲星就是正在快速自转中子星。而且,正是由于它的快速自转而发出射电脉冲

正如地球有磁场一样,恒星也有磁场;也正如地球在自转一样,恒星也都在自转着;还跟地球一样,恒星的磁场方向不一定跟自转轴在同一直线上。这样,每当恒星自转一周,它的磁场就会在空间划一个圆,而且可能扫过地球一次。那么岂不是所有恒星都能发脉冲了?其实不然,要发出像脉冲星那样的射电信号,需要很强的磁场。而只有体积越小、质量越大的恒星,它的磁场才越强。而中子星正是这样高密度的恒星

另一方面,当恒星体积越小、质量越大,它的自转周期就越短。我们很熟悉的地球自转一周要二十四小时。而脉冲星的自转周期竟然小到0.0014秒!要达到这个速度,连白矮星都不行。这同样说明,只有高速旋转的中子星,才可能扮演脉冲星的角色

星震_百度百科 (baidu.com)

星震被看作是中子星外壳的撕裂现象,与地球上发生的地震颇为相似。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称做“磁星”的新星,其密度极大,而且坚硬的外壳包裹着一个奇异的液体核。更重要的是,这颗磁星具有强大的磁场,而磁场的运动又将磁星表面加热,直到达到极大压力,磁星破裂,而这,就是星震,其次,它还会引发伽马射线袭击宇宙。

绚烂的超新星爆发背后,可能是一颗“消化不良”的中子星 - 知乎 (zhihu.com)

超新星的死亡有何奥秘,中子星为何会一直存在,都与大爆炸有关_腾讯新闻 (qq.com)

在过去的几年里,天文学家发现一些高质量的恒星没有爆炸成超新星,但它们突然消失了。结果表明,一些高质量的恒星不会以超新星的形式结束生命,他们的核心收缩会直接收缩成黑洞,大部分物质落下后不会反弹,而是会直接吸入黑洞。这种事件被称为失败的超新星。同时超新星在死亡后其中心的的中子星不会消失。

黑洞

罗伯特·奥本海默_百度百科 (baidu.com)

中子星的中子简并态被打破之后,恒星继续坍缩,成为一个点——黑洞

钱德拉塞卡极限和奥本海默极限为什么是白矮星和中子星的生死线? - 知乎 (zhihu.com)

这两种至密天体都是由量子简并压支撑着自身巨大的引力压而存在的。

奥本海默极限_百度百科 (baidu.com)

奥本海默极限是稳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1936年﹐奥本海默等证明存在一个临界质量,一颗热核能源耗尽的星体﹐如果质量大于这个临界质量﹐就不可能成为稳定的中子星,它要么经过无限坍缩形成黑洞﹐要么形成介于中子星黑洞之间的其他类型的致密星,这个临界质量被称为奥本海默极限。

奥本海默,J.R.(J. 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组织家,美国研制第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稳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

1936年﹐奥本海默等首先讨论了由简并中子态物质构成的致密星体﹐即中子星的平衡和稳定性。这种星体的性质﹐主要由自引力和简并中子压力二者之间的平衡决定。利用广义相对论的无转动球对称星体结构方程﹐并用理想费密气体方程作为中子物质的物态方程﹐奥本海默等证明﹐存在一个临界质量M ≒0.75M ﹐M 表示太阳质量。当星体的质量小于M 时﹐存在稳定的平衡解﹔反之﹐没有稳定的平衡解。中子星的质量上限M 就是奥本海默极限。如果采用更接近实际的中子物态方程。奥本海默极限的数值将不同于原来的数值。由于有关密度大于 10克/厘米时的物态方程还不确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也不确定﹐一般可取为2M 。

奥本海默极限(TOV极限,也叫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即是中子星的质量上限,类似于白矮星质量上限的钱德拉塞卡极限。如上节所述,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得到的中子星质量上限约为0.7倍太阳质量,这在今天看来应该是错误的,当今的结果在1.5至3倍太阳质量之间。对于质量小于此极限的中子星,支持星体的内部压力来自中子与中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以及中子本身的量子简并压力;而对于质量大于此极限的中子星会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崩溃,从而坍缩为一个黑洞,理论上在其他途径的内部压力支持下还可能成为其他形式的星体(例如在夸克简并压力的支持下坍缩为夸克星)。但由于对这些理论上的夸克简并物质了解相对中子简并物质更少,一般天体物理学家相信,除非有实际观测的反例证实,中子星在超过这一极限时都会直接坍缩为黑洞。

一颗热核能源耗尽的星体﹐如果质量大于奥本海默极限﹐不可能成为稳定的中子星。它的一种可能归宿是经过无限坍缩形成黑洞﹐另一种归宿是形成介于中子星与黑洞之间的其他类型的致密星

第二十期 类星体

1
20世纪60年代,天体物理学的四大发现:脉冲星,类星体,星际分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类星体(类似恒星的天体)_百度百科 (baidu.com)

类星体,天文学名词,是类似恒星天体的简称,又称为似星体、魁霎或类星射电源,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长期以来,它总是让天文学家感到困惑不解。

类星体是人类观测到的非常遥远的天体,高红移的类星体距离地球可达到100亿光年以上。类星体是一种在极其遥远距离外观测到的高光度天体,80%以上的类星体是射电宁静的。类星体比星系小很多,但是释放的能量却是星系的千倍以上,类星体的超常亮度使其光能在100亿光年以外的距离处被观测到。

据推测,在100亿年前,类星体数量更多。类星体是一类离地球最远、能量最高的活动星系核。类星体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一度被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类星体的特点

类星体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红移,表示它正以飞快的速度在向地球远离。类星体离地球很远,大约在100亿光年以外,可能是目前所发现最遥远的天体,天文学家能看到类星体,是因为它们以、无线电波或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巨大的能量。

① 类星体在照相底片上具有类似恒星的像,这意味着它们的角直径小于1″。极少数类星体有微弱的星云状包层,如3C48。还有些类星体有喷流状结构。

② 类星体光谱中有许多强而宽的发射线,包括容许谱线和禁线。最经常出现的是氢、氧、碳、镁等元素的谱线,氦线非常弱或者不出现,这只能用氦的低丰度来解释。普遍认为,类星体的发射线产生于一个气体包层,产生的过程与一般的气体星云类似。类星体的发射线很宽,说明气体包层中一定存在猛烈的湍流运动。有些类星体的光谱中有很锐的吸收线,说明产生吸收线的区域里湍流运动的速度很小。

③ 类星体发出很强的紫外辐射,因此,颜色显得很蓝。光学波段连续光谱的能量分布呈幂律谱形式,为辐射强度,v为频率,α为谱指数,常大于零。光学辐射是偏振的,具有非热辐射性质(见热辐射和非热辐射)。另外,类星体的红外辐射也非常强。

④ 类星射电源发出强烈的非热射电辐射。射电结构多数呈双源型,少数呈复杂结构,还有少数是致密的单源,角直径小于0″.001,至今都未能分辨开。致密源的位置通常都与光学源重合。射电辐射的频谱指数α平均为0.75。一般,α>0.4的称陡谱;α<0.4的称平谱。陡谱射电源多数是双源;平谱射电源多数是致密单源,它们的厘米波段辐射特别强。

⑤类星体一般都有光变,时标为几年。少数类星体光变很剧烈,时标为几个月或几天。从光变时标可以估计出类星体发出光学辐射的区域的大小(几光日至几光年)。类星射电源的射电辐射也经常变化。观测还发现有几个双源型类星射电源的两子源,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分离。光学辐射和射电辐射的变化没有周期性。

⑥ 类星体的发射线都有很大红移。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大红移为3.53(OQ 172)。对于有吸收线的类星体来说,吸收线红移z吸一般小于发射线红移z发。有些类星体有好几组吸收线,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红移,称为多重红移。例如,类星体PHL 957的发射线红移为2.69,吸收线红移有五组:2.67、2.55、2.54、2.31、2.23。

⑦ 观测表明,有些类星体还发出X射线辐射。

射电天文学_百度百科 (baidu.com)

射电天文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电磁波频谱无线电频率研究天体

射电天文学以无线电接收技术为观测手段,观测的对象遍及所有天体:从近处的太阳系天体到银河系中的各种对象,直到极其遥远的银河系以外的目标。射电天文波段的无线电技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发展。对于历史悠久的天文学而言,射电天文使用的是一种崭新的手段,为天文学开拓了新的园地。

射电源表_百度百科 (baidu.com)

射电源表,是记载射电源的名称﹑位置﹑强度等数据的表册。 射电望远镜 与 光学望远镜 不同﹐接收的是来自天体一个狭窄频带的射电。

类星体的红移

[3C 48_百度百科 (baidu.com)](https://baike.baidu.com/item/3C 48/546853)

3C48是许多类星体之中第一颗被发现的。

3C 48是剑桥大学电波星表第三版中的第一个源,它是由Allan Sandage和[Thomas Matthews](https://baike.baidu.com/item/Thomas Matthews)于1960年通过干涉仪发现的。

3C 48,剑桥大学第三射电星表第48号射电源。它的发现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射电天文学也获得很快的发展.英国剑桥大学为所发现的射电源编号,1950年编制的射电源表叫做IC,1956年编的表称3C.其中3C 483C 273是两颗非常奇怪的射电源.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桑德奇用一台5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找到了剑桥射电源第三星表上第48号天体(3C 48)的光学对应体。他注意到3C 48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恒星状天体,它的亮度很低(7.6星等),是一颗蓝星。它的光谱与一般的天体很不一样,因为在3C 48的光谱中,在一个奇怪的位置上有一些又宽又亮的发射线,说不清它究竟是星云、星系、超新星遗迹,还是什么别的东西,很难解释。

3C 48的光谱很让科学家困惑:因为它的谱线好像不是我们已知的元素,元素本来应该的位置上没有相对应的谱线。科学家都很重视,以期能够发现新的未知的元素。很快3C 273的光谱分析也如同3C 48一样,后来科学家经过仔细的研究和证认,原来都是我们地球上的已知的元素,只不过有了很大的红移。也就是说向红端移动了。换句话说,这个星体就是在离我们远去。3C 48红移达到15%,也就是以每秒10万公里离我们远去。

由于当时发现的光谱科学家说不明白3C 48是超新星、或者是星系爆炸、还是其它什么天体,就给它起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名字:类星体。

每秒10万公里!巨大的能量如何而来?如果它的速度达到每秒30万公里,那我们就不是看不见了吗?难道还存在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时空?或者说当它达到光速时,就是宇宙的尽头?还是多普勒效应并不适合于这么遥远的星系?

3C 48为人类揭开了一个神秘的世界结构,那是一个广袤的、充满新元素的时空。3

[3C 273_百度百科 (baidu.com)](https://baike.baidu.com/item/3C 273/10966933)

3C 273是位于室女座的一个类星体。它在可见光波段上是最明亮的一个类星体,在天空中的视星等大约是12.9等,是最靠近地球的类星体之一,红移z只有0.158。它的光度距离,DL = 24.4亿光年(749 Mpc)是经由z值换算的。它也是最明亮的类星体之一,绝对星等为-26.3等。通过对它宽发射线的反响映射 reverberation mapping测量,它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8.86 ± 1.87亿倍。

3C 273名称的由来是剑桥大学在1959年出版的电波源目录(依照赤经排序的3C星表))中的第273个天体。帕克斯电波天文台的西里尔哈泽德使用月掩星精确的测量位置之后,这个电波源很快的与光学对应体结合在一起,一个无法解释的“恒星体”。马丁·施密特和Bev Oke在1963年于《自然》期刊上双双发表了3C 273有实质上的红移,它的距离有数十亿光年远。

天文学家在发现3C 273之前,已经有一些电波源有光学对应体,第一个是[3C 48](https://baike.baidu.com/item/3C 48)。许多活跃星系都被误认为变星,包括著名的蝎虎座BL型天体后发座W和猎犬座AU。然而天文学家还是不知道这是种什么样的天体,因为它们的光谱和任何已知的恒星都不一样。3C 273是第一个被确认的类星体—在宇宙学的距离上极端明亮的天体。

3C 273是一个电波噪的类星体,也是在1970年就发现的第一个河外星系X-射线源。然而,X-射线放射过程的认定依然是有争议的。3C 273在所有的波长,从无线电波γ射线光度都在变化,而时间从几天到数十年都有。从大尺度的喷流发射出的电波、红外线和可见光都有一致方向性的极化被观察到;因此这些辐射在本质上几乎就是来自自然界的同步加速器,由在喷流中以相对论性的速度移动的电荷创造出来的辐射。 这样的喷流应该是由中心的黑洞吸积盘的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使用VLBI观察3C 273曾经揭露一些电波辐射区的自行,更进一步的建议喷流中存在着相对论性的物质。南半球北半球在五月份都能看见3C 273,业余天文学使用大望远镜也可以看得见。

红移

1
2
3
红移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指物体的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频率降低的现象,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红移的现象多用于天体的移动及规律的预测上。
红移的大小由“红移值”衡量,红移值用Z表示,定义为:
这里 是谱线原先的频率, 是观测到的频率,是谱线原先的波长,是观测到的波长。

多普勒效应和宇宙学红移 - 知乎 (zhihu.com)

宇宙学红移 - 小时百科 (wuli.wiki)

全波段辐射

有的类星体在整个波段辐射都非常强

活动星系核

活动星系_百度百科 (baidu.com)

活动星系,又称激扰星系,有猛烈活动现象或剧烈物理过程的星系,包括塞弗特星系类星体射电星系蝎虎天体星爆星系等。

大部分活动星系都位于极遥远距离的事实表明它们是宇宙中的年轻天体,因为它们的光要经过数百万年乃至数十亿年才能到达地球。这使天文学家们认为可能所有星系都经历过这种活动阶段。

活动星系核_百度百科 (baidu.com)

活跃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缩写为AGN)是河外天体中的一类中央核区活动性很强的系外星系的核心,可以定义为:其主要特征为核活动,是产生于恒星中热核反应以外的另一种能源,并在某些现象中有着相当的影响。这个定义是非定量的,正常星系的核也有活动性,因此活动星系核的下边界可以延伸到某些正常星系,例如我们的银心。活动星系核寄居的星系称之为活动星系,在活动性最强的类星体中本底星系作用极小,往往只言核,按习惯,对活动性较差的活动星系,我们也统称为活动星系核。一般不严格区分活动星系和活动星系核。

活动星系核在一个星系中央区有比普通的星系的强烈很多的光度,至少部分波段或甚至可能全部波段里都发出很强的电磁波谱。被观察到的发射覆盖从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到伽马射线。光度大约在1036-1041 J/s之间。容纳活动星系核的宿主星系为活动星系。活动星系核是这些星系明亮的核心部分,尺度通常在1光年上下,只占整个活动星系的很小一部分。活动星系核是在宇宙中的电磁辐射的最明亮的持久性的来源,并且因此可以被用作发现远方天体的方法;其演化的宇宙时间函数也设置了宇宙模型的制约条件。另外,亦有研究显示活动星系核的能量可能源自星系碰撞

黑洞-吸积盘模型是得到广泛承认的活动星系核标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活动星系核的“中央引擎”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在引力的作用下,黑洞周围的气体朝黑洞下落。由于具有角动量,物质形成了一个围绕黑洞的吸积盘。吸积盘中具有耗散作用,气体会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同时不断损失角动量,逐渐下落到黑洞中央,与此同时释放出巨大的引力能,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其中主要是非热辐射。当黑洞的吸积率很高,远远超过星系的其他部分时,就表现为活动星系核。随着黑洞周围的物质逐渐耗尽,核心的光度减小,活动星系演化为正常的星系。吸积盘两端沿法线方向形成高速喷流,这一过程中,磁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当喷流的方向与观测者视线方向夹角很小时,还会观测到视超光速现象。

相对论性喷流_百度百科 (baidu.com)

相对论性喷流. 一般认为相对论性喷流的直接成因是中心星体 吸积盘 表面的 磁场 沿着星体自转轴的方向扭曲并向外发射,因而当条件允许时在吸积盘的两个表面都会形成向外发射的喷流。. 如果喷流的方向恰巧和星体与地球的连线一致,由于是 相对论性粒子 束,喷流的亮度会因而发生改变。. 在科学界相对论性喷流的形成机制和物理成分仍然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过一般认为喷流是电中性的,其由 电子 、 正电子 和 质子 按一定比例组成。. 一般还认为相对论性喷流的形成是解释 伽玛射线暴 成因的关键。. 这些喷流具有的 洛伦兹因子 可达大约100,是已知的速度最快的天体之一。. 类似的较小尺寸的相对论性喷流可由 中子星 或 恒星质量黑洞 的吸积盘而产生,这类系统经常被称作微类星体。


天文学合集笔记(一)
https://cosmicdusty.cc/post/Astronomy/LearnAstronomy_1/
作者
Murphy
发布于
2021年12月27日
许可协议